上个周末带闺女去买鞋,结果在一众看起来都很简洁、时尚、大气的鞋中,她偏偏喜欢一双全部都是小亮片的粉色鞋。
这双鞋严重刺激着我的审美神经。但是,在来商场前,我信誓旦旦地跟孩子说,到了商场你自己选你自己喜欢的就行。于是,我不停挑这双鞋的毛病,姑娘一句“我就喜欢这双,你让我自己选的”就足以让我马上闭嘴。
经过几番拉锯战和各种博弈之后,我还是败下阵来。这件小事倒是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,那就是,很多家长在很多时候,都会“放手”让孩子做一些选择,但这些放手是真的吗?
假“放手”背后的真控制
生活中有很多经典的场景,比如父母带孩子到商店,然后和颜悦色地告诉孩子,你可以去选你喜欢的玩具,或是去选你自己喜欢的衣服,再或者让孩子去选自己喜欢的书籍等等。这个时候,父母真的放手了吗?真的把选择权交给孩子了吗?
其实并不是。这个时候,父母内心充满了对自己之前所有“教育”成果的自信,相信孩子一定能跟自己心意相通,选到父母心中的理想之物。抱着这样的信念,如果孩子拿到父母面前的物品,正好契合父母心中的内隐期待,那么就皆大欢喜,父母开心地交钱,还要再一次因为自己日常教育有方而沾沾自喜。但是,如果孩子拿到父母面前的物品,跟父母心中的预期完全不同,不是不符合家长的审美,或是在家长看来,孩子选的东西完全不适合Ta目前的年纪,又或者是孩子挑选的玩具没有一点益智的作用,只是一个玩具而已。
总之一句话,就是不符合家长的心中预期,这个时候家长会坐视不管吗?绝大多数家长不会,他们会马上进行干预。干预的方式就是试图说服孩子放弃自己挑选的这个东西,选择家长挑选的另一个东西。
这个过程看似很常见,但其实充分说明了家长的控制感。他们希望表现出自己的民主(给孩子选择空间和选择权),但实际上却不想放弃自己干预的权利,只有孩子选到的东西符合自己预期才能得到;如果不符合自己预期,就要让孩子做出让步。
而这种控制感往往还有一个很好听的借口叫“我是为你好”。
你的“权威”或让孩子形成依赖性格
家长传统的权威地位不允许他们完全放弃自己的控制力。在整个社会的文化传统中,家长都有一些权威象征,尤其是父亲在很多心理学意象中都是权威的象征。在弗洛伊德看来,个体超我的来源之一,就是父母要求的内化。按照分析心理学家荣格的集体潜意识观点,父母的权威性也属于集体潜意识的一种,而这种集体潜意识不仅由全人类所共享,还会像基因一样在人类社会代代相传。也就是说,父母权威性是天然存在的,而权威本身就暗含了一定的控制感。虽然,现在的家长有意识地让自己的教育风格变得更加民主,但这种民主是相对的、有限的,而父母权威却是绝对的、无限的,权威本身就暗含了控制。父母天然的绝对权威就必然会导致父母对孩子的控制。
家长觉得自己有必要干预孩子的一切,当然也包括审美。古人云“养不教,父之过”。为人父母不仅是生养孩子,更有教育孩子的责任,其实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教养。而且,年轻一代的父母不仅关注孩子的学习,还关注对孩子艺术修养的培养。因此,他们时时处处左右孩子的想法。
家长出于对孩子的爱,在很多时候想要替孩子做出最优选择。家长都很爱孩子,越爱就越会想要干预孩子,甚至形成过度保护。家长的出发点可能是好的,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,替孩子做出最正确的选择,从而让孩子活得更轻松、避免承受犯错的痛苦,于是对孩子的事情过度干涉。这样的一个结果就是, 孩子没有机会学习如何独立生活,会形成一种过度依赖的性格。
真正的“放手”可以这样做
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,今年你喜欢的衣服,明年就不再喜欢了。其实孩子也是一样,我们小时候也喜欢蓬蓬的公主裙,但也只是小时候喜欢而已,长大了很多人都不再喜欢了。
每个年纪有每个年纪的喜好和潮流,过了那个年纪那些喜好和潮流就过去了。就像我家姑娘喜欢的那双闪闪发亮的粉鞋一样,这是单单属于一个6岁小女孩的爱好,作为家长完全没有必要把这个选择上升到审美的高度,而自己忧心忡忡。
具体来说,给家长们一些小建议:
1.对于孩子的一些选择不要过度夸大,保持平常心。
2.不重要的事情,真的放手让孩子去做、去选择,毕竟孩子自己喜欢比较重要。而且,当家长在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时,也没有考虑过孩子的感受,请真正平等地对待孩子。
3.家长可以列一个具体的清单,在哪些事情上要干预,哪些事情不用干预。这个清单邀请孩子一起参与完成。
4.保证家里的看护人都能行为一致地执行上述清单。